足部檢查

足部常見問題

扁平足 (Flat feet)

據調查發現,本港有近14%人士出現扁平足問題,可是有不少患者對此並不關心。

 

扁平足可由不同因素引起,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影響,但如長期置之不理,扁平足不但會令步姿錯誤,更足以牽連全身關節。

 

足部的構造非常精密,正常情況下,有大小不同的骨、韌帶及肌肉,維持足弓的形狀、功能及彈性(足部共有三個足弓,分佈在足部的內側、外側及橫側),而扁平足問題是指內側的足弓弧度減少甚至下塌,令患者在走路時雙腳尤如鴨掌,無法有效吸震,令過多震盪力隨著足部傳上膝蓋、脊骨等,會間接影響膝關節、髖關節、骨盆、腰胸椎等。因此患有腰背疾、脊椎側彎、坐骨神經痛、膝痛等症狀的人,也許有部份是因扁平足而起。

 

扁平足是兒童常見的足患之一,可能與孩童筋部或腳部肌肉較柔軟、遺傳等因素有關,但隨著他們逐漸發育成長,超過九成患者都會自然得到改善。假如患者在10歲後情況仍未有明顯改善,醫生會替他進行檢查,或在情況許可下,使用合適矯形鞋墊承托患者的足弓,固定其形狀。

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

足底筋肌膜是位於腳掌底部的一個結締組織。

 

主要從足跟部位延伸至腳趾蹠骨頭。在生物力學的結構上,算是相當重要輔助人類步行更有效率的節能設備。在正常步態中,足底筋肌膜會受到拉扯,並且在步態周期後段提供有效的足弓支撐,並利用拉緊的張力提供部分足部推進的力量。

 

通常患者早晨間初次下床時會感到足底疼痛,走一陣子之後疼痛感會逐漸減緩。但若休息一下子未走動,再次走動時又會有疼動的現象。最常見好發於須經常跑步的運動員,但在一般未活躍於運動的婦女也相當常見。足底疼痛部位主要包括足跟或沿著足弓內側的部位。

 

治療的方式是給與足弓部位適當的支撐,並讓整個下肢力學傳導方式正常化、配合適當的復健運動,自然可以降低過多不必要的足底壓力,受傷的組織也才有機會獲得適當的修補。大多數的患者以任何形式保守性的治療大多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僅有少數患者須侵入性治療。

高弓足 (Pes Cavus)

空凹足一詞又意指為高弓足,僵硬性的足部結構往往在這種情況下都未能充分地吸收衝擊,因而令腳跟及前腳掌負擔過重。足部和腳踝亦有可能向外推出,拉緊外側肌腱及腳踝韌帶,而高弓足主要是先天性的,並非總是有問題。

 

成因
常見主要成因包括:
先天性
急性-於神經學上的情況(例如:裂脊椎,骨髓灰質炎,腓骨肌萎縮症)

 

症狀
患者可能存在以下的意見:
前足(蹠骨)感到痛楚及使其起繭
痛楚會通過足底的中拱及中跗關節內
於腿部、背部的肌肉及關節中的疼痛和疲勞,會導致步態僵硬
疼痛或刺激的籽骨 (小骨頭內的屈指肌腱在第1蹠骨頭下)
敏感度減弱的空凹足(糖尿病) 於以下地方受高壓力的情況下會易患潰瘍-足背,遠端趾,腳後跟,蹠骨頭部

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

通常被稱為作為姆囊炎,拇趾外翻是一種主要在大腳趾關節彎曲畸形的症狀

 

這就是所謂的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尾部的角度朝向小腳趾,使關節放大,出現了一個腫塊聯合。這種擴大或拇趾囊腫可以是又紅又腫,往往是痛苦的,並且會變硬。
由於姆囊炎的進展,第一蹠骨用於支持縱弓的機能會逐漸降低

 

成因
常見主要成因包括:
過度向前
解剖結構異常的莫頓氏綜合症和內翻畸形的蹠骨,可預先處理腳拇趾囊腫形成
不正確的鞋類配件如尖頭露趾鞋等

 

症狀
患者可能存在以下的意見:
在姆囊炎角度疼痛和僵硬
由於不能支持第一蹠骨,引致第二蹠骨頭下疼痛不佳(莫頓氏綜合症相似)
因代償性步態,引起第三,第四和第五蹠關節頭疼痛
由受損的位置,促使拱門,腳踝,膝蓋疼痛

 

足部治理方法
矯形-矯形鞋墊 (必須由醫師規定)
注:姆囊炎手術的患者手術後可能需要矯形器,以防止再次發生

前足掌炎(Metatarsalgia)

蹠骨疼痛是一個普遍的短語,是指前腳疼痛在該蹠骨範圍內。疼痛通常發生在腳掌,否則稱為蹠骨指骨關節。

 

矯前腳狀況的例子包括:
拇趾外翻
莫頓氏綜合症(簡稱第一短趾)
莫頓的神經瘤(擠壓神經)
蹠骨骨折

 

成因
常見主要成因包括:
疲軟的腳韌帶,肌肉,肌腱和蹠腱膜
關節炎,糖尿病,纖維肌痛,骨質疏鬆症和其他骨與關節的疾病
過度使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蹠骨頭下降
蹠骨頭突出
蹠骨骨折,前掌創傷
高跟鞋,不合適的鞋
快速起動/停止運動

 

症狀
患者可能存在以下的意見:
壓痛和灼熱的腳掌
一個鵝卵石上行走的感覺
尖銳或射擊的疼痛
蹠骨頭下的無情痛苦
在敏感度減弱的腳下(糖尿病),潰瘍可能會出現在突出的蹠骨頭下
前掌之上或之下會出現腫脹

二指長過公 (莫頓氏綜合症)

第一蹠骨是不成比例的短並不能為內側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因此,第二蹠骨被迫承受額外的壓力。腳弓及腳踝經常向下直到第一短蹠骨接觸地面(外翻)。這種誇張的移動可能會導致過度內旋,踝關節外翻和內部脛骨膝蓋變形。

 

成因
常見主要成因包括:
先天性-普遍存在於18%至28%的人口中
姆囊炎手術可以令留下的第一蹠骨至縮短的位置

 

症狀
患者可能存在以下的意見(有關於第二蹠骨頭):
結繭,敏感,關節疼痛和骨折
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病變,會令一個原發部位潰瘍
在類風濕/骨關節炎的患者,第二蹠骨關節通常呈現腫脹的炎症,並可能會破裂
前腳掌外翻可以引起或導致過度旋前內側足弓表現為足底筋膜炎,脛骨和膝蓋,臀部和背部疼痛

足部風濕關節炎

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系統不健全所引發的疾病,早期被誤認為是屬於膠原系統疾病,醫界到目前為止還未能解開其致病的真正原因,頂多推測遺傳、營養及環境是可能的致病因素,但近期已有研究指出是和個人的飲食有關。至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仍是醫學上最富挑戰的課題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好發於女性,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女性,其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三。根據調查,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百分之零點四左右,換言之,在台灣有將近十萬人口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癒率高達六成,遠遠超國外的水準。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其病情易反覆不定,患病時間也長短不一,有時終生不癒,有時突然病發,它主要會造成病人關節的疼痛、腫脹、發炎並進而使關節變型,甚至造成關節囊腫脹而出現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定等關節病變,也會引起血管炎、血液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臟的變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侵犯的是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而且是對稱性的影響,以手腕、足、膝等關節最常受累,當然偶爾也會侵犯關節的周圍組織或者是身體其他器官,嚴格講起來它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一般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早上起床時,關節特別僵硬,需要活動半個小時,才會有所改善,嚴重者可能需要數小時,較嚴重的病人會有發燒、食慾不振和消瘦等現象。

下肢錯位

盤骨是位於脊柱與下肢之間的骨架,如果把脊柱比喻為直立的建築物,下肢便是建築物的樁柱,盤骨就正正是建築物的地台。

 

盤骨結構並不複雜,左右兩邊各由一塊呈扁平形狀的無名骨所構成。在解剖學上,無名骨是由髂骨,恥骨和坐骨合併而成。而這兩片無名骨是藉著關節聯繫而構成盤骨。在盤骨後面有兩個薦髂骨關節,與位於盤骨前面的恥骨關節一起形成一個穩固的架構乘托著整個身體重量。

 

薦髂骨關節活動幅度雖然小,但一般都有3至5度活動角度,滑動及旋動是薦髂骨關節正常活動方式。隨着年齡增長,薦髂骨關節活動幅度會漸減,這個現象在男性身體上出現較女性明顯。女性一般都有較大的薦髂骨關節活動幅度;女性在分娩期因受到荷爾蒙影響,薦髂骨關節活動幅度會大幅增加;女性每次月經時亦有類似現象出現,但程度則較細。

 

薦髂骨關節錯位綜合症患者通常都會感覺到有臀部肌肉痙攣現象,坐下時臀部痛楚增加,痛楚感覺會伸延至髖關節,小腿外側,後側,甚至腳部及腳趾。患者可能會因為行走時感到髖關節痛楚,而出現跛行步姿。

 

檢查患者時,常會發現患者有假性長短腳現象,患者的痛腿可提升至七十至九十度才感覺到盆骨痛楚。至於引發急性薦髂骨關節錯位綜合症的原因,最常見是患者失足跌倒,臀部着地;轉身搬動重物;起床時姿勢不良;或是行走在不平坦的路上而失足等等。